序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1
|
国家863计划
|
植物、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生物农药研究和产品创制
|
周立刚
|
2
|
国家973计划
|
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害控制的基础研究
|
彭友良
|
3
|
国家973计划
|
水稻抗病性的组学基础
|
郭泽建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乙醛酸循环在水稻稻瘟病应答中的作用机理
|
赵文生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水稻白叶枯菌与细菌性条斑菌鞭毛蛋白诱导防卫反应的研究
|
孙文献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南方根结线虫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抵御植物免疫反应的机理研究
|
简恒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大黄素甲醚作为新型植物激活剂的分子机理
|
倪汉文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小麦条锈病卫星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
马占鸿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病毒P0蛋白抑制局部和系统PTGS的关键序列定位和分子机理研究
|
韩成贵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抗氟吗啉的辣椒疫霉中cesA3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
|
刘西莉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内生真菌Dzf12螺二萘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调控及其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周立刚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小RNA因子在调控生防假单胞菌2P24抗生素产生和根围定殖能力中的作用
|
张力群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甘薯长喙壳菌挥发性芳香物质新种类及抑菌防病机制
|
李健强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PCG2p的晶体结构解析
|
刘俊峰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NoxR在稻瘟菌致病性与发育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张燕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水稻WRKY IIa亚组成员的功能以及其与脱落酸的关系研究
|
郭泽建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噻虫嗪纳米控释剂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效应、环境效应关系模型研究
|
曹永松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905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基因表达调控途径的研究
|
王琦
|
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稻曲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
|
周立刚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变种隐含的saxE基因影响病菌定植及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
范军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水稻中XA21同源蛋白对条斑菌分子模式Ax21的识别研究
|
孙文献
|
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免疫亲合素在玉米受病毒侵染表现矮花叶病状过程中的作用
|
范在丰
|
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南方根结线虫寄生致病新基因MiMsp40的功能研究
|
简恒
|
2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一个水稻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的研究
|
郭泽建
|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氟吗啉和丁吡吗啉胁迫下辣椒疫霉细胞壁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
刘西莉
|
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基于土壤细菌宏基因组克隆新型群体感应信号降解酶基因
|
张力群
|
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种传机制及黄瓜抗性基因的筛选
|
李健强
|
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小麦条锈病越夏地区传播规律的分子定量检测
|
马占鸿
|
2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稻瘟菌一个含多KH结构域致病蛋白作用机理的研究
|
杨俊
|
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PEMV-2协生芸薹黄化病毒(BrYV)突破韧皮部局限的分子机制
|
韩成贵
|
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玉米半胱氨酸蛋白酶See1在甘蔗花叶病毒侵染致病中的作用
|
周涛
|
3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苹果轮纹病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G12 Iturin A 与定殖的相关性研究
|
王琦
|
3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基于空气生物学和卫星遥感的小麦条锈病监测预警研究
|
王海光
|
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我国南方与东北稻区稻瘟病菌群体致病型动态比较
|
吴波明
|
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稻曲菌中稻曲菌素与黑粉菌素合成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孙文献
|
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源于稻曲病菌的黑粉菌素及其生物活性与检测分析
|
周立刚
|
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寄生杂草菟丝子获取寄主特有性状的机理研究
|
姜临建
|
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辣椒疫霉对氟噻唑吡乙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和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
刘西莉
|
3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农药酶促扳机控制释放剂型的性能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
曹永松
|
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脱落酸调控的水稻ERF922参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的研究
|
陈旭君
|
4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啶菌噁唑在黄瓜植株中的代谢行为及其代谢产物活性研究
|
刘鹏飞
|
4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粗糙脉孢菌介导的松材线虫喂食法RNAi体系的建立及基因功能研究的应用
|
刘倩
|
4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的影响
|
王海光
|
4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蜡样芽孢杆菌905 (Bacillus cereus 905)群体感应与定殖相关性分析
|
李燕
|
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褐腐病菌的快速检测及中国苹果褐腐病菌多样性的研究
|
朱小琼
|
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大麦条纹花叶病毒TGB1与单子叶植物抗病蛋白Bsr1相互作用的结构解析
|
齐晓萱
|
4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中国甜菜坏死黄脉病毒进化过程中RNA3新tetrad 基序的致病机制分析
|
王颖
|
4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昆虫病原线虫商品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
简恒
|
4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植物-病原物互作及其免疫信号传导研讨会
|
郭泽建
|
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2014年国际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讨会
|
王琦
|
5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国及周边国家真猎蝽亚科昆虫分类及生物地理学
|
彩万志
|
5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东喜马拉雅与台湾生物区系隔离分化的式样与形成机制——以代表动物为例
|
彩万志
|
5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DNA 条形码等方法对中日两国昆虫多样性及分子生物地理学关系的研究
|
彩万志
|
5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半翅目关键类群线粒体基因组及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
|
彩万志
|
5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副新翅类昆虫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及高级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
|
彩万志
|
56
|
国家973
|
天敌昆虫寄生和捕食的行为与适应机制
|
彩万志
|
57
|
农业部行业专项
|
盲椿象区域性灾变规律与检测治理技术
|
彩万志
|
58
|
农业部行业专项
|
作物蚜虫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
彩万志
|
59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关键性技术研究
|
彩万志
|
6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钙钛矿材料太赫兹频段动力学性质研究面上项目
|
张三
|
61
|
国家863计划(含国防863)
|
面向多业务融合的软件定义网络(SDN)规模试验与验证
|
李四
|
6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
|
中国舞虻族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杨定
|
6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基于形态-分子-化石证据的广翅目系统发育重建
|
杨定
|
6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神经肽sNPF对黑腹果蝇睡眠和昼夜活动节律的调控机理
|
赵章武
|
65
|
农业部
|
麦蚜天敌资源调查利用及综合防治体系建立与示范推广
|
赵章武
|
66
|
国家973计划
|
害虫发育与变态的遗传机制
|
赵章武
|
6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胰岛素及其受体对果蝇行为节律的调控
|
安春菊
|
68
|
教育部
|
果蝇黑化反应的激活和调控机制
|
安春菊
|
6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高CO2浓度下棉花-棉蚜-中华草蛉能量动态及其控害作用.
|
高峰
|
7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蚜虫从头合成法呢烯的分子基础及其调控机理
|
李正西
|
7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蚜虫类异戊二烯通路关键酶基因的比较功能研究
|
李正西
|
72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
Wolbachia诱导的胞质不亲和性及其在烟粉虱种群控制中的作用机制
|
李正西
|
7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Wolbachia在烟粉虱种群分化与竞争取代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李正西
|
7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中日重要农业害虫抗药性机理分析及检测:NSFC与JSPS合作研究项目
|
史雪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