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青年教师创新沙龙】Balasubramanian教授从拟南芥谈农业与药物的关系
发布日期:2019-12-1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12月18日上午,第二十一期植物保护学院青年教师创新沙龙在植保楼2060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生物系的教授Sureshkumar Balasubramanian。本次活动由植物病理学系副教授崔福浩主持。

首先,Balasubramanian从拟南芥对温度变化的反应说起,介绍了自己实验成果。其中,拟南芥突变体、自然变异体和转基因对不同温度的的反馈都大相径庭。

随后,Balasubramanian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实验室开发出的一套全新mRNA可变剪接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后转录组分析。基因剪切分析法长期不受学界重视,可用数据很少,Balasubramanian开发的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效率。这种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应用了一款名为SpliSER的分析程序,并辅以SpliSER-QTL分析从而快速准确地显示基因剪切的调控位点。

最后,Balasubramanian用上述实验结果探讨triplet expantion是如何指导转录下调的。经过分析和论证,他得出结论:重复的triplet expantion和24-nt siRNA有关,24-nt siRNA又和epigenetic silencing有关,而epigenetic silencing又需要RdDM通路和PRC。Balasubramanian表示,这些在拟南芥上发现的相互关系需要进一步在人体上探究。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SpliSER的具体细节,积极向Balasubramanian提问。感谢中科新生命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文字编辑 胥凯祺]

[耿新超 摄影]

实习编辑 杨欣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