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青年教师创新沙龙】李铮谈古多倍化在昆虫和绿色植物中的发生频率
发布日期:2019-12-05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125日下午16:00点,第20期植物保护学院青年教师创新沙龙在植保楼3060A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的李峥,李铮进行了以“古多倍化在昆虫和绿色植物中的发生频率”为主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我院昆虫学系教授刘星月主持。


李铮先从古多倍化事件在自然界物种中的普遍性谈起,提出我们一直生活在古多倍化中的事实,进而引入古多倍化的概念。接着,李铮简单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方法,举了藻类植物、茄科植物、旋花科植物等例子,向大家更清晰地阐明古多倍化事件的研究进展。李铮及其团队自2015开始的研究,覆盖了244种古多倍化植物,其中有138种是新发现的。在裸子植物中,李铮挑选了红豆杉、松科、南半球特有的南洋杉,向大家进行研究成果介绍。蕨类植物则结合满江红、槐叶蘋的例子作了讲述。随后,李铮又从进化的角度,介绍了陆生植物古多倍化的概率比水生植物高的研究结果,并将植物与动物的古多倍化的频率进行比较,引出为什么动物的多倍化现象相对较少的问题,通过列举几种不同观点对该问题作了解释。最后,李铮重点介绍了昆虫的古多倍化现象的研究进展,并表示,昆虫的古多倍化发生概率虽然也很小,但多样性是比较大的。

刘星月作了简单总结,并就古多倍化在生物学上的意义与李铮进行了探讨。接下来,在场昆虫学系的老师们也纷纷提出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讨论环节结束后,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者向大家简单介绍了代谢组学在昆虫和植物中的应用。

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新闻中心 刘博 摄影]

[陈梦淮 报道]

实习编辑 陈梦淮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