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2019级植物保护本科生专业认知实习计划 | |||||||
|
|||||||
各位植物保护专业2019级本科生: 按照教学工作安排,本年度夏季小学期的教学安排将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同学们自主在家乡周边地区调查以及教师带队认知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计划如下,请同学们遵照执行。 一、实习安排 1.理论学习(2021年7月6日至2021年7月7日) 1.1 2021年7月6日上午8:30实习动员会 1.2《普通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学习 1)2021年7月6日上午9:00至11点30分,授课教师:韩成贵教授、吴学宏教授、王颖副教授、刘倩副教授、秦志林老师等。 2)2021年7月7日上午8:30至11点30分,授课教师:韩成贵教授、吴学宏教授、王颖副教授、刘倩副教授、秦志林老师等。 1.3《普通昆虫学》基础知识学习 1)2020年7月6日下午14点30分至17点30分,授课教师:彩万志教授、刘志琦副教授、刘星月教授、董民老师等。 2)2020年7月7日下午14点30分至17点30分,授课教师:彩万志教授、刘志琦副教授、刘星月教授、董民老师等。 2.植物病虫害认知及标本采集 2.1家乡周边地区调查(2021年7-8月) 了解家乡植物的种植种类,对家乡周边农田、果园、小区以及公园等地点的不同植物发生的病虫害等进行观察,采用相机或手机拍照的方式,尽可能多角度拍摄植物病害和虫害,同时对典型的发病植物和昆虫进行采集。野外调查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展,一定结伴而行,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2.2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龙门管理站认知实习 (2021年8月28日至2021年8月31日) 8月28日上午8点在校车停靠点(颐园餐厅门前)集合,坐车去实习基地。 8月28日至8月30日在小龙门进行病虫害认知与标本采集,听从带队老师们整体安排。 8月31日上午坐车返校。 三、实习形式 建立2019级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认知实习微信群,实习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6-8位同学左右,每个小组设小组长1名。为了使同学们对家乡的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发生有较为系统和较为全面的认识,建议同一地区的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如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等)。 三、提交报告和资料 3.1.个人提交材料 个人认知实习报告(附件一),包括的内容有自己拍摄植物病害和昆虫(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等信息,不要使用他人的),并简要描述其形态特征,以及个人的收获和体会。提交形式:电子版和纸质版实习报告(双面打印,手写亲笔签名)。个人认知实习报告统一提交给小组组长,由小组组长收齐后统一提交,提交截止时间:2020年9月05日下午17点前。 3.2.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材料 小组汇报ppt(附件二):必须包括的内容:选取本组典型病虫害种类(每组病害和昆虫各至少20种),包括植物名称、配上清晰的病害症状和昆虫照片(原图,所有照片必须注明拍照人姓名),病虫中文名和拉丁学名等、病虫简单描述重要症状或特征、昆虫尽可能列出不同虫态。其它的内容可以自由发挥。注意:不确定的病虫害种类也需要列上。提交形式: PPT电子版,由小组组长统一提交。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9月5日下午17点前。 四、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认识实习考核将结合同学们提交的报告、资料以及理论课听课、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多方面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认知实习指导小组 2021年6月17日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