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我院李志红教授团队发表实蝇混合入侵和风险评估综述 | |||||||
|
|||||||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李志红教授团队在昆虫学顶级期刊《昆虫学年评》(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果实蝇属害虫的全球流行:混合入侵和风险评估(The Global Epidemic of Bactrocera Pests: Mixed-Species Invasions and Risk Assessment)”的论文。果实蝇属害虫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害虫,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保护公约》(FAO-IPPC)及各国特别关注,受到植物检疫、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等生物安全领域的高度重视。该论文全面分析了过去几十年间果实蝇属害虫的全球扩张和入侵,总结了果实蝇属的主要入侵种类、跨境截获、物种诊断、种群遗传、地理扩张与入侵溯源,论述了果实蝇属害虫的共危害、生活史可塑性、风险分析、桥头堡效应以及持续入侵,并提出了实蝇混合入侵理论和综合风险,为果实蝇属害虫的全球有效防控和可持续管理提供重要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果实蝇属害虫的入侵已经持续了一个多世纪,这种全球入侵扩散对商业水果和蔬菜行业构成了重大威胁,并导致植物检疫及田间防治等防控措施的巨大成本。近几十年来,跨境贸易的增加导致果实蝇属害虫传入到新地区的速度不断上升,我国海关每年截获大量的果实蝇属害虫。为了应对这类害虫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威胁,该综述分析了果实蝇属害虫的全球入侵过程,总结了主要入侵种类(如橘小实蝇、番石榴果实蝇、杨桃实蝇、桃实蝇、昆士兰实蝇等)、跨境截获、种类诊断、种群遗传学、地理扩张和种群入侵溯源,并论述了实蝇共入侵、生活史可塑性、风险评估、桥头堡效应、再入侵等生态学问题。尤其全面阐述了混合入侵理论,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协同诱导下,果实蝇属害虫入侵种类增加、频次加快、来源复杂,造成了果实蝇属害虫多种类多来源多频次的混合入侵,给经济、贸易和生态带来不断增加的风险。 虽然果实蝇属害虫起源于热带,但其正在适应入侵地的各种生态系统,因此更需加强监测、提高物种鉴定和监管能力等以有效阻止果实蝇的持续扩张。果实蝇的持续入侵和再传入是形成复杂入侵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加州果实蝇经历反复入侵的关键原因。因此,该文指出全球合作、精准监测、预警预防、入侵管理及防控经验交流是有效防控果实蝇属害虫的重要途径。 该综述建立在李志红教授团队二十余年的工作基础之上,包括国内外同行的合作。近年来,该团队聚焦实蝇类害虫的全球扩张问题,建立了实蝇混合入侵模型(Zhao et al., 2019, Ecology),并针对代表种橘小实蝇分析了其入侵风险、主控因子和种群遗传结构,发现该虫起源于印度南部并通过三条路线向全球扩散,进一步揭示了该虫温度适应性和种内杂交优势的入侵机制(Qin et al., 2019, Climatic Change; Gu et al., 2019, Evolutionary Applications; Zhang et al., 2022,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Wang et al., 2023, Microbiome; Zhao et al., 2023,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中国农业大学为该项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我院李志红教授为通讯作者,赵紫华为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James R. Carey教授参与了该项工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2601500; 2021YFC2600400),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资助(SYND-2021-15;SYND-2021-29),和中国农业大学2115工程等项目资助。 Zhao Z, Carey JR, Li Z*.The global epidemic of Bactrocera pests: Mixed-species invasions and risk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2024.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