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我院本科生杨燕晓再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日期:2024-01-1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毕业本科生杨燕晓在美国化学学会(ACS)旗下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1区)发表论文。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纳米递送系统,用以提升脯氨酸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中外源生物刺激素的使用量。

作者利用纳米载体SPc 装载脯氨酸(Pro),成功构建了一种有效的纳米递送系统。Pro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自发的与SPc组装,潜在的相互作用基团为Pro的羟基和SPc的羰基(图1);ProSPc之间的自动络合破坏了Pro的自聚结构,形成了纳米级Pro(图2)。随着SPcPro质量比的增加,SPc负载的Pro叶面接触角减小,持留量增加,表明Pro/SPc复合体更容易在叶面上展布。此外,植物对SPc负载的Pro吸收显著增加(图3)。与单独的Pro相比,SPc负载的Pro在缓解烟草种子和幼苗干旱胁迫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生物活性。RNA-Seq分析表明,SPc负载的Pro可以上调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和内吞相关基因的表达(图4)。本文解析了 SPc Pro结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Pro/SPc 复合体理化性质的检测,探究了复合体对种子和植株的抗旱效果,为生物刺激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纳米递送系统,对提高植物抗旱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Pro/SPc复合体的自发结合示意图(A)和ITC测定(B

2 Pro和不同质量比下Pro/SPc复合体的粒度分布(A-C)和TEM照片(A'-C'

3 Pro/SPc复合体的接触角(A),持留量(B)和植物内吸作用(C

4 转录组测序结果

本篇论文是杨燕晓继20224月在纳米材料期刊(Nanomaterials)发表论文后,再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研究论文。杨燕晓本科期间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学年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一等奖何康农业教育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等荣誉,担任班长期间所在班级获评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集体。在高危生物防控与绿色有机生产团队多位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纳米载体提升外源因子生物学活性的机理与应用研究,参与北京市大学生创新项目《纳米载体提升杀虫剂毒力机理与应用研究》,结题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荣获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百篇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

5 杨燕晓照片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19级本科生杨燕晓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闫硕副教授和董民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杜相革教授和沈杰教授全程指导了本实验。该研究得到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02305AF150184)、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大项目(110202201020LS-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700304)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21/acs.jafc.3c05636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