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德沙龙】第三十七期回顾 旅行作家刘子超:在旅行与文字中,寻找千万种生活 | |||||||
|
|||||||
12月13日晚上19点,我院在植保楼报告厅举办第三十七期“思得沙龙”。本次活动邀请了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青年作家刘子超作为主讲嘉宾,他先后任职于南方人物周刊,GQ中文版等知名媒体,曾荣获2021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在本次讲座中,他以“在旅行与文字中,寻找千万种生活”为主题分享了其新书《血与蜜之地》的体会与思考。活动由我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刘昕炀主持。
活动伊始,刘昕炀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嘉宾。随后,刘子超以个人对旅行写作的独到见解拉开分享序幕。他认为,旅行写作的核心不仅仅是从外部旁观,而是深入接触并理解那里的人,进而书写人类共同的命运。他将世界比作一幅庞大的拼图,并表达了愿以一个中文作家的视角,用未来更长远的时光去拼凑这幅人类命运拼图的愿景。 谈及《血与蜜之地》的创作初衷,刘子超透露,最初是受修道院啤酒厂旁墓园的触动,萌生了以战场视角串联20世纪部分历史的想法,意在创作一本关于战场的作品。在后来的旅行过程中,他发现巴尔干半岛这片土地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遂决定倾注更多心力和精力,以更宏大的篇幅深入探索这一地区,最终完成了这部关于巴尔干的专著。
随后,刘子超分享了旅行中的几个故事及其引发的思考。在波黑,一个名义上统一的国家实则长期由两个民族分裂统治。在那里,刘子超结识了银行职员达米尔,通过与他的交谈,刘子超深刻体会到民族主义过度膨胀的恶果,并意识到在动荡地区,人们连“竞争”“内卷”这样的日常烦恼都显得是一种奢侈。在吉尔吉斯比什凯克,刘子超遇到了青年作家阿拜,让刘子超窥见了阿拜作为吉尔吉斯作家内心的挣扎矛盾与现实困境。在马其顿,刘子超与作家拉塔科斯基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在北马其顿,文学创作难以维持生计,这让他意识到只有具备文化和经济条件的社会,才能产生对文学的消费需求,进而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在刘子超的分享中,他把目光始终聚焦在一个个真实且具体的人身上,如一个高超的摄影师,将人们的情绪、语言和命运捕捉到纸上。对刘子超来说,“巴尔干似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更像一个形容词,充满伤痛、挣扎、求索和希冀的复杂含义。” 刘子超的分享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深入思考,在互动交流环节中,大家踊跃提问,刘子超热情的解答了观众们提出的问题。关于文化交融,他认为无论是旅行、海外工作或学习,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这一过程既需要持续努力,也需循序渐进。对于书名《血与蜜之地》由来,他透露,在与北马其顿作家的交流中得知,巴尔干在土耳其语中有着“血与蜜”的寓意,而且这一名称也很恰切地概括了该地区的复杂特点,因此被选用来做书名。对于旅行类型,他更倾向有目的性的旅行,他认为设定明确目标可以避免迷失方向,而漫无目的的旅行虽能享受在路上的状态,却缺乏明确的追寻目标。
活动尾声,刘子超热情地为同学们签名留念,并与大家合影留念,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