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声讲坛】赵鼎新:自然科学vs社会科学 | |||||||
|
|||||||
10月19日晚七点,农声讲坛在旧教495举办,主讲人是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赵鼎新。此次农声讲坛以“自然科学vs社会科学”为主题,由我校社会学系主任熊春文主持。我院副院长及党委副书记刘姝言出席本次活动。 演讲一开始,赵鼎新便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探索的经历,以此引起同学们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质区别的思考。随后,他从经典物理学个性论述到自然科学的共性,再从共性出发探讨生物学的个性。 赵鼎新谈到,生物学的自然科学性质在某种层面上与社会科学有相似之处,社会科学也有从个体到国家的多层次结构,每个层次的运行背后都有着大量的机制,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控制实验几乎是不可行的,这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大差别。他还归纳了一个影响社会科学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人是既有本能,又讲策略,还会用意识形态来论证自己行为正确性的动物。 最后,赵鼎新总结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别:自然的系统性强度普遍强于社会科学,结构功能关系也较强,方法论基础则各有异同;而社会科学则以机制为基础。社会科学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它还需要更多的结构分析、意义发掘和时间序列叙事。 植物保护学院团委将同学们制作的主题为“桃李芬芳”的标本画赠予赵鼎新,感谢赵老师的精彩讲座。 [新闻中心 常欣悦 实习记者 刘博 摄影] [实习记者 胥凯祺 报道] 责任编辑 谢雨晴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