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创新沙龙】栾云波教授谈烟粉虱-微生物共生关系机制研究 | |||||||
|
|||||||
9月10日下午,我院于线上开展第27期青年教师创新沙龙活动,本次沙龙邀请了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栾军波。本次活动由昆虫学系讲师张雪主持。 栾军波围绕共生菌对昆虫生理和生物学的影响、寄主昆虫对共生菌基因组退化的分子适应两方面讲述了他和团队开展的研究项目的进程。 首先,他提到了共生菌对粉虱生理和生物学影响。他认为去除共生菌后烟粉虱后代偏雄很可能是雌性配子受精失败造成的。栾军波教授通过比较去除共生菌和不去除共生菌的粉虱,发现无论是苯丙氨酸还是赖氨酸含量都无明显变化,因此排除了共生菌对氨基酸的影响。他又发现缺失共生菌的粉虱体内五种B组维生素的含量都要显著低于未缺失对照组,且如果给缺失共生菌的粉虱恢复提供B组维生素,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下一代性比比例,从而得出了是细胞内共生细菌通过调控受精及合成B族维生素影响粉虱后代性比的结论。 随后,就寄主粉虱对共生菌基因组退化的分子适应方面,他表明细胞源水平转移基因指导烟粉虱合成生长发育必须的生物素。他通过免疫阻断和大肠杆菌基因替换技术研究了三种共生菌基因表达合成蛋白BioA,BioB,BioD的功能,进一步证实了共生细菌起到了为烟粉虱提供必要生物素的作用。 最后他介绍了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指导合成赖氨酸促进烟粉虱与两个细胞内共生菌之间的互惠关系:共生菌的氨基酸合成途径发生了退化,依赖于烟粉虱的昆虫含菌细胞。而烟粉虱基因组含多个细菌源水平转移基因,能补偿共生菌的代谢功能,实现全部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围绕基因水平漂移、虫体细胞内的共生真菌、抗生素专一性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向栾军波提问并进行了积极讨论,同时感谢中科新生命公司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新闻中心 朱家浩 报道] 责任编辑 刘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