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研问道】谷少华分享“我国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 |||||||
|
|||||||
11月1日中午,第二十五期“植研问道”科研进展交流会在植保楼B103举办,我院昆虫学系谷少华副教授以“我国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监测及治理”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到场师生共计三十余人。 谷少华老师主要从我国草地贪夜蛾抗药性敏感基线、种群遗传结构、抗药性监测、抗性治理及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明确指出目前国外报道的草地贪夜蛾敏感基线并不适于我国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监测,并通过分子实验和取食习性研究确定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生物型主要为玉米型。除此之外,他还分享了我国不同省份地理种群草地贪夜蛾的抗性监测情况和草地贪夜蛾对重点药剂的抗性机制及治理策略。最后,他介绍了在草地贪夜蛾高效防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对不同化学杀虫剂进行复配、使用以植物源杀虫剂为代表的生物农药两种新思路新进展。 在谷少华老师分享结束后,李志红老师就目前我国田间草地贪夜蛾是否存在两型交互现象提出疑问,谷少华老师回答到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在玉米田采集到的虫中也会有极低比例的水稻型草地贪夜蛾出现。其他老师和同学们也纷纷就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提出疑问,谷少华老师用生动的表述一一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文 郭心雨] [摄影 董建鑫 易山青] [审核 刘袁睿] 实习编辑 刘浩宇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