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关于我校参与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公示 | |||||||
|
|||||||
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单位作为参与单位完成的“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经推荐,确定作为申报202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反映。公示期为2022年5月23日至2022年5月29日。公示内容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红河州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烟草公司保山市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曲靖市公司 主要完成人:余砚碧(云南省烟草公司),高体仁(贵州省烟草公司),邓小刚(云南省烟草公司),张立猛(玉溪中烟种子公司),谷星慧(省烟叶公司),杨海林(玉溪市公司),杨硕媛(玉溪市公司)、詹莜国(昆明市公司),吴 剑(曲靖市公司),高 松(红河州公司),朱艳梅(文山州公司),李虎(中国农业大学),吴 伟(西南林业大学),范志勇(大理州公司),杨中义(保山市公司),吴子云(楚雄州公司),龚 林(昭通市公司),张体坤(普洱市公司),许银莲(临沧市公司),李学卫(丽江市公司),刘春明(红河州公司),王志江(昆明市公司),孙军伟(大理州公司),解燕(曲靖市公司),张 宏(云南省烟草公司),孙加利(保山市公司),周文兵(玉溪市公司),黄坤(红河州公司),郭应成(保山市公司),黄智华(玉溪市公司)。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朱有勇院士(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提名意见: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三、项目简介 蚜虫是全球性重大农林害虫,可为害的农作物种类多,并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破坏性极强,长期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造成田间抗药性水平增强,防控难度增大。天敌生物防治是解决全球蚜虫防控难题的有效路径,但诸多关键技术长期未能突破。针对天敌产品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繁育效率低、成本高、应用难等重大技术瓶颈,本项目系统开展了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阐明了蚜虫发生危害规律及蚜茧蜂种群结构和寄生规律,建立了蚜茧蜂提纯复壮和均质化高密度繁育技术,创建了一体化僵蚜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体系,创新了全程化研发应用新模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蚜茧蜂僵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蚜虫的高效精准生物防控,累计推广应用2.1亿多亩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成功案例向全球推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创新点如下: 1.在理论层面,探明了云南蚜虫与蚜茧蜂种群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蚜虫危害规律,其中蚜虫以烟蚜为主,占所有蚜虫种群数量的70.5%,其次为甘蓝蚜(13.2%)、萝卜蚜(7%)、蚕豆蚜(5.1%)和豌豆蚜(3.1%),危害高峰期出现在2-4月和7月;蚜茧蜂以烟蚜茧蜂为主,占所有蚜茧蜂种群数量的81.4%,其次是菜蚜茧蜂(16%)。揭示了田间蚜茧蜂与蚜虫种群动态跟随性效应、消长规律及耦合性;完成烟蚜茧蜂高质量染色体级别基因组测序,明确了蚜茧蜂滞育机理与滞育解除机制,解析了烟蚜茧蜂解毒类等重要相关基因和种群遗传多样性特征,为技术研发和应用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2.在技术层面,创建了烟蚜茧蜂提纯复壮和高密度均质化繁育技术,实现繁育效率达10万头僵蚜/m2、均质化率90%以上。研发出干式和湿式两种僵蚜自动化收集系统,僵蚜采选速度480万头/h,分装速度9000盒(包)/h,僵蚜完好率95%以上,实现了僵蚜的精准筛选、无损收集、定量分装。发明了滞育调控技术,突破僵蚜产品货架期壁垒,明确了主要农作物蚜虫防治关键技术指标,创建了“均质繁蜂-无损收集-高效分选-自动计数-精准分装-储运释放”一体化僵蚜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自主掌控的“繁、收、储、运、用”全链条专利技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蚜茧蜂僵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农田生态系统蚜虫的高效精准生物防控,防控成本降低至5元/亩·作物生长季。 3.在模式方面,构建了“核心技术集中研发、应用技术因地制宜、产品开发产业应用、培训指导分层分类、全年繁蜂四季放蜂”全程化研发应用新模式。创建了蚜茧蜂规模释放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模型和评价体系,明确了蚜茧蜂规模化释放后定殖效果及生态安全性。2010年以来累计推广应用2.1亿多亩,2018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主推技术和典型成功案例向全球推介。2020-2021年,在全国累计推广5710.07万亩次(其中云南省2602.14万亩),综合防治效果达80%以上,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量3308吨,挽回经济损失203.45亿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该项目创新点属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应用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发表学术论文73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82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国际专利3件);取得软件著作权2项;制订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1项、地方和企业标准5项。
联系人:马佳慧 联系电话:62733257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