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植耘班】植物保护学院科研团队介绍之四
发布日期:2022-05-2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2022年5月29日晚,我院通过腾讯会议举行了植耘班第六讲,本次讲座由张俊争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张松斗老师介绍了害虫综合治理团队,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IPM实验室发展历史情况,并从实验室团队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分别展开介绍,其中包括刘小侠老师“HaSNPV病毒调控棉铃虫行为的生态学意义及分子机理研究”,蔡青年老师“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群田间管理技术”等。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了实验室的科研氛围,老师也欢迎对害虫综合治理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研究团队。

                                                          

随后,罗来鑫老师从种传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出发,介绍了什么是种子病理学及种子病理学在中国农业大学的发展简史等相关内容。罗老师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研究方向种传病原物准确高效的检测技术及病害绿色防控、种传病原细菌的存活状态及抗逆机制研究等。此外,罗老师还介绍了“严肃、认真、开放、活泼”的实验室理念以及“锐博思德俱乐部(Rainbow Seed)”的集体活动。

   

接下来,由刘鹏飞老师介绍植物病原菌与杀菌剂互作及病害防控技术团队(FPPR),刘老师主要从科研情况、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讲解了实验室团队,详细讲解了杀虫剂作用机制、植物病原菌抗性风险评估及抗性分子机制等,并介绍了实验室的教学工作,如农药学慕课直播平台建设,同时介绍了毕业生的去向及专业学习及课题组“锐博思德”文化建设小组的活动。

                                                           

随后,谭树乾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昆虫行为与绿色防控实验室,主要从害虫生物防治学(利用微生物、天敌、药源植物等有益生物,开展生物防治理论和技术研究)、昆虫行为学(昆虫病原微生物对寄主行为的调控及生化分子机制等)、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价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方向的介绍。此外,谭老师以图片的形式总结并阐释了绿色防控是个“系统”的概念。

                                                           

最后,姜临建老师介绍了杂草防控团队,以杂草防控课题组“解除草之多艰”的使命为出发点展开介绍了本实验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抗除草剂作物种质,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杂草解决技术方案。姜老师还以两个事实引出了抗除草剂作物的重要性,并欢迎大家投身基因编辑领域。同学们对基因编辑技术有很大的兴趣,对“基因编辑是否会加速物种进化,基因编辑技术本身目前存在哪些瓶颈”等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

                                                           

本次课程中,同学们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提问,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