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9级本科生在学术期刊Nano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 | |||||||
|
|||||||
近日,我院2019级本科生杨燕晓在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纳米材料期刊Nanomaterials (IF=5.076)发表题为“A Star Polyamine-Based Nanocarrier Delivery System for Enhanced Avermectin Contact and Stomach Toxicity against Green Peach Aphids” 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由沈杰教授和闫硕副教授联合指导。 该研究以星型阳离子聚合物 (SPc) 为纳米载体,构建了一种高效的阿维菌素 (AVM) 纳米递送体系,对不同质量比下的阿维菌素/纳米载体药剂进行表征和生物活性检测,为提高农药的胃毒和触杀作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纳米递送系统。研究表明纳米载体可与阿维菌素自发结合,降低其粒径大小并增强植物对复合体的根吸能力,纳米化阿维菌素的毒力显著增强,在农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图1 SPc的合成路线及纳米递送体系的制备 图2 多元纳米复合体的自组装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农药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如何把握好用药时期,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和次数,是当代植保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发展纳米农药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的有效途径之一,纳米载体助剂可以大幅改善农药的理化性质并递送农药分子进入害虫体内,可以实现增效、减量的作用。 杨燕晓同学在田间调查 杨燕晓自本科二年级上学期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纳米载体提升杀虫剂毒力机理与应用研究》加入沈杰教授研究组,在沈杰教授和闫硕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纳米载体介导的新型杀虫剂增效机理研究。目前已顺利完成该大创项目并结题,在此项目基础上,她创新实验方法和手段,围绕纳米载体与杀虫剂的结合性能、载药能力和对杀虫剂毒力的提升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杨燕晓所在的植保194班班级合影(二排右六为杨燕晓) 杨燕晓表示,在科研中有攻克难题的喜悦也遇到过难以跨越的坎坷,老师们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和全力以赴的奋斗精神一直给她很大的力量支撑。她将继续躬行实践,不断思考如何将课堂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科研成果实现更大的价值。
论文链接如下: https://www.mdpi.com/2079-4991/12/9/1445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