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本奖】面向绿色农业的植物病害化学防治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 | |||||||
|
|||||||
近年来,在研究生教改项目支持下,我院植物病原菌与杀菌剂互作及病害防控技术创新团队(FPPR)面向绿色农业的植物病害化学防治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注科研,潜心育人,沉淀课题组文化,以教学、选题和实践三个主要环节为抓手,努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打造了以“立德树人-产学研结合-知行合一”为特色的植物病害化学防治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升育人效果,为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植保人才。 教学中,团队重点对研究生专业课程进行教法改革:1)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案例,讲授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新理论和新技术;2)指导学生挖掘植保信息资源、剖析名企实践经验,通过制定作物病害全程管理方案(PDM)夯实理论基础并演练实操技能;3)围绕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开设专家直播课,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感受专家智慧,激发了学生对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建设的《农药学(专创融合课程)》获得2015-2020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并副主编出版了《智慧植保》教材。 学位论文研究中,结合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实施,围绕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学位论文选题。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三年内,通过学位论文研究发表科研论文41篇(SCI收录36篇),申请发明专利21项(授权11项,成果转让1项),形成了植物病害化学防治领域系列具有前瞻性理论研究成果和具有产业开发潜质的创新实践成果。博/硕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项,专项奖学金5项,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多项。 实践教育中,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赋予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生产试验基地(河南•济源)实践教育功能,打造院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实践培养研究生对农药产业链的认知,并感受国学文化、传承植保精神,实现了思政育人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完成的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指导研究生进行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水稻苗期主要病害高效、绿色防控技术”获得“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校级二等奖。 FPPR文化建设中,从教师节迎新,校园品深秋,冬至包饺子,到元旦闻书香,感受京城文化,再到毕业季来场说走就走的毕业旅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滋养着青年学子筑梦未来,团结奋进,共同发展。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向全国农业科研院所、植保技术推广服务一线、农化产品经营与管理部门……担当起助力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重任。他们不忘与校内师生紧密交流互动,反馈生产实践经验和职业发展要求,以灯传灯-反哺校内教育。打造的育人模式获得中国农业大学2021年教学成果二等奖,《智慧农业中植物保护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获2021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优秀案例奖。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文化创新理念早已根植于每一位FPPR人的心中,随着毕业就职于农林院校,在教书育人中不断传承发展,有力助推了植保学科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实现了为我国绿色植保、绿色农业发展的保驾护航。 实习编辑 徐朱晴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