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研问道】朱旺升教授:植物-病原互作之“王被攻击” | |||||||
|
|||||||
为营造学院科研氛围,倡导良好院风学风,推动学术文化建设,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提升协同育人实效,植物保护学院、理学院联合于每周二举办“植研问道——新进展交流午餐会”活动。每期由一个课题组交流科研进展,参会师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 【第41期】 报告题目:植物-病原互作之“王被攻击” 时 间:2023年11月28日 中午12:00—14:00 地 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保楼B103 主 讲 人:植物-生物互作与免疫中心 朱旺升 教授 报名方式: 请教师和学生填写问卷报名 主讲人简介: 朱旺升,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4年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09月在德国马普生物学研究所(图宾根)博士后研究出站后,同年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组建植物抗病分子遗传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抗病遗传,发现了一类调控植物先天免疫的受小肽调控的新型钙通道,并揭示了病原菌靶标植物免疫中枢的分子机制和植物演化的攻防策略。近年来,致力于玉米-真菌病害互作机制和玉米抗性基因挖掘和利用研究。 研究介绍:植物识别并防御病原菌有两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质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胞外免疫反应;第二道也是最后一道屏障,是由胞内免疫蛋白NLR介导的胞内免疫反应。病原菌往往分泌效应蛋白去抑制第一道防御屏障,而NLR蛋白则能通过识别效应蛋白激活最后一道屏障,其分子机制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得到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是,病原菌能否和如何抑制植物免疫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如果病原菌能抑制植物免疫系统最后一道屏障,植物又如何做出反击呢?我们的研究试图回答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以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植物-病原菌互作的共进化关系。 植物保护学院、理学院 2023年11月23日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