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两万植保师生同上思政大课 共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3-05-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5月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勇担历史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全国植保联盟共同举办“生逢伟大时代 勇当强农先锋——全国植保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主题教育活动”,34个高校单位、近20000名植保师生通过线下和线上直播等方式同学回信精神,共话时代担当。

-超12000人次观看了线上直播-

深耕一线的院士、教师代表和青年学子23人共同分享他们在科技小院的实践故事、学习感受,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历史使命,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属于新时代植保人的智慧和力量。

-各院校分别设线下集中式分会场- 

院长孙文献教授首先致辞。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6次提到“农”,4次说到乡村与乡土,为引导青年才俊投身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祖国各地的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作为担当先锋的大舞台,书写无愧于植 保教育工作者和植保青年学子职责使命的新篇章。

淬炼强农兴农真本领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中国农业大学自2009年创立首个白寨科技小院起,历经十数载发展,科技小院从河北曲周走向全国,为师生淬炼强农兴农真本领提供广阔舞台,也为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注入强劲推动力。

活动特邀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科技小院培养项目负责人程凌云,深刻阐释科技小院创立的初衷,分享科技小院爱农兴农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四阶递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为根本、树人为核心,培养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农业人才,推动教书和育人、田间和课堂、理论与实 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更紧密地结合。

表示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农业强国建设的缩影,科技小院的具体模式也从1.0版精准帮扶模式、2.0版产业扶贫模式向3.0版乡村振兴模式升级。未来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殷殷嘱托,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服务“三农”中做贡献、长才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人才与力量。

志存高远解生 脚踏实地治学问

自2020年以来,科技小院模式7次写入中办、国办与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重要文件。2022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支持全国31个省份的68个培养单位建设780个科技小院。科技小院以星星之火,起燎原之势!

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7个学校科技小院的师生代表,分享他们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助力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玉是“最美科技小院” 和龙桑黄科技小院的负责人,他鼓励大家做一个真正“接地气”的植保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不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是农科院校培养人才的使命。农业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土地与实践,唯有与实践紧密结合、真正走到田间地头,真正把论文写在中国土地上,才能真正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一定要将农业搞上去,才能真正实现农业强国的愿望。”

-全体师生在线聆听科技小院事迹分享-

河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系主任尹宝重副教授是河北辛集玉米和小麦科技小院专家,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指引全校师生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秉持着“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原则,以解决生产问题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不断推进技术方法和装备创新,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深度融合。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副主任蒋磊分享了一个成立一年零两个月的“年轻小院”安徽“长丰草莓”科技小院。他从小院的建设基础、发展现状、培养思路、培养成效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讲述了科技小院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使科技与农村零距离,科技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为长丰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的奋斗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长丰草莓”科技小院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未来、提供了遵循,他们将继续深入田间地头,到农民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烂光芒。 

云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胡洋山,分享了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以“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水稻旱作”等项目,助力澜沧县实现从“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到跨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给予了这个多年来“自找苦吃”的团队莫大激励,他们将继续扎根乡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农药系青年教师郭鑫宇,用丰富的图片展示了他与黄安坨科技小院的十年。2014年-2023年,这十年郭鑫宇历经了研究生、博士后、教师等身份的变化,也参与编制病虫害发生图谱、病虫害科学防治、智慧农业打造等工作,助力十年后的黄安坨村由山区低收入村彻底脱贫。下一个十年,他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教诲,勤于自找苦吃、善于自找苦吃、乐于自找苦吃,脚踏实地奋斗在乡村一线。

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钟森,是四川都江堰猕猴桃科技小院的学生院长。他分享了在特色党建引领下日益成熟的科技小院。该科技小院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强化支部联系,开展支部共建座谈会和红色文化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们也充分培养出“自找苦吃”的精气神。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室杜瑞垚,是湖北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学生负责人讲述了他在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的“苦乐年华”。由于语言沟通不畅、新技术推广得不到村民认可、科研工作的枯燥等原因,他在蘑菇小院度过了一段“苦日子”,但他表示,吃过苦才能感受到乐,也才能迎来未来的甜。表示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要,躬耕祖国大地自找苦吃,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植保青春力量,续写属于科技小院的青春故事。

勇担时代使命,不负青春韶华

听完科技小院的奋斗故事,与会师生踊跃发言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心得感悟。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孙炳剑在发言中提到科技小院解决了科研人员、农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脱节问题,为科研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供坚实的平台。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艾洪木分享了闽清橄榄科技小院的情况,并表示下一步将着力延长橄榄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乡村振兴与科技小院的工作进一步融合起来。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丁天波表示近年来学校聚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科技小院为载体,建立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的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后续全体师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精神为指引,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实干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12名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纷纷提到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新时代有为青年,自觉听从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到农村、到基层、到祖国和人民对需要的地方施展抱负。

山东农业大学姜晨同学表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以及参与此次活动,我对于能有如此多虽未曾谋面、但志同道合的同志一起奋斗而感到振奋与热血,我不再孤单。青年学子要一起携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最后全体植保师生共同发出倡议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将回信精神学习落实到工作与学习中去,牢记使命责任,勇当强农先锋,展现“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共同担负强农兴农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联合主办-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广西大学农学院

贵州大学农学院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宁夏大学农学院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农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