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乘风破浪正当时】2023届优秀毕业生系列专访——杨燕晓
发布日期:2023-06-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编者按】“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海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为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践行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人提出的“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为多方面展现我院优秀研究生的风采,近悦远来;激励更多后来同学以他们为榜样,追求卓越。值此初夏毕业季,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对本年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获得者开展系列专访,激励我院广大青年学子以他们为表率,牢记习总书记回信中的期盼“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牢记“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使命,砥砺深耕,勇攀科学高峰。

本期就让我们走进2023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获得者杨燕晓,听听她的奋斗故事。

杨燕晓,女,汉族,中共党员,植物保护学院植保194班本科生。

担任植保194班班长,曾任植保学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负责人、校礼仪队宣传部部长等职务,曾获何康农业教育奖学金、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等,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以第一作者在Nanomaterials发表SCI论文曾获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一等奖三等奖等奖项。研至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求实鼎新,切问近思

在学习上,杨燕晓努力做到学思结合,成绩优异同时积极进行科研训练,参加学科竞赛。在沈杰教授和闫硕副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纳米载体介导的新型杀虫剂增效机理研究,参与北京市大学生创新项目《纳米载体提升杀虫剂毒力机理与应用研究》,结题优秀,大三期间在Nanomaterials (IF5y=5.81)发表SCI论文一篇。杨燕晓表示,回忆植保楼,凌晨三点走出过,清晨六点走进过,早八到晚十不间歇也有通宵为实验努力过在科研中有攻克难题的喜悦也遇到过难以跨越的坎坷,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细致耐心的指导一直给她很大的力量支撑。她将继续躬行实践不断思考如何将课堂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让科研成果实现更大的价值。

知行合一,躬行不驰

杨燕晓连续三年担任植保194班班长,所在班级成绩优秀,各项班级工作井井有条,带领班级荣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中国农业大学“优秀班集体”称号;在院学生会学业发展部担任负责人的过程中,负责植保新生辩论赛的筹备,各种文案撰写、嘉宾对接等工作担任校礼仪队宣传部部长期间参加学校各项大型活动的礼仪工作,同时负责校礼仪队的宣传工作此外,杨燕晓积极参加了各种志愿服务,校团委组织的暑期实践、一二九文艺汇演、元旦晚会等活动,种种探索与尝试不但锻炼了组织协调、待人接物和随机应变等能力,也为她的学习与生活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锦时筑梦,全面发展

学好植保专业知识之余杨燕晓基于兴趣爱好多向发展,大三下学期顺利通过法学辅修毕业答辩,课余时间学C++Python编程语言,取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在繁忙的大学生活中始终坚持把不断学习作为自我完善和提高的途径,将所有的挫折磨难当作礼物,追风赶月,不负韶华。

寄语:

愿我们在奔赴未来的路上,有生生不息的热爱和希望,如星灿烂,如风自由。

学习方法分享:

大一的课程涉及数理化内容较多且学分比重较大,要在大学生活开始的时候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后面专业课增多时也要适当调整。要重视课堂效率,课本PPT配合使用,认真对待每次的小测和作业,知识的延伸学习也是对课堂的巩固。要做到“学而为己”,减少焦虑,明确自己的定位接纳自己拒绝内耗,遵循自己的节奏平静安稳走好每一步不要做DDL战士”。在每一次的实验和实习中,要学会灵活运用课堂知识注重比较理论实际的异同,做到学以致用。

[实习编辑 徐朱晴]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