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社会实践】“智慧云腿”助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暑期实践赴宣调研
发布日期:2023-08-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以学增智,注重实践。2023年7月20日至7月23日,由植物保护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坤涛牵头,与植物保护学院杨珊、李柯颐,人文与发展学院刘娜、陈顺琴,经济管理学院朱伟鸿、王良玉组成中国农业大学“智慧云腿”实践项目团队。实践项目团队在侯玉峰老师的带领下,赴宣威进行火腿产业调研,深入了解宣威市火腿产业的发展现状、挑战和机遇,探寻“智慧云腿”项目落地方式,练就兴农本领,助力乡村振兴。

宣威火腿,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三大名腿之一。自1909年浦在廷先生创办第一个火腿公司,1923年国父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赠“饮和食德”,历经百年薪火传承和数代人的心血付出,至2022年,全市实现火腿产量6.9万吨,精深加工火腿4.1万吨,火腿产值高达105亿元。火腿及生猪产业已成为宣威的支柱产业,所有宣威人的生活与之密切联系,全市40%的人与此直接相关。

在宣威市乡村振兴局钱刚局长、钱玉宪副局长、徐平副局长,火腿产业服务中心符稳玺主任、李波副主任,农业农村局管庆义副局长等宣威市领导的陪同带领下,团队相继考察了老浦家火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宣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阳光食品宣威火腿饼非遗工坊和升达火腿集团公司四家龙头企业,同时团队调研了西泽乡戈平村、东山镇芙蓉村和火石盆村以及普立乡官寨村的发展情况。


图 1 团队参观老浦家火腿公司

在老浦家,团队参观了非遗传习馆,浦氏四代人的努力,从火腿到罐头,让宣威火腿走向世界;浦恩勇先生考察世界各大火腿生产地后,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引入现代化控温控湿火腿发酵车间、西班牙风味萨拉米香肠生产发酵车间和黑猪火腿饼生产线,联合高校推进火腿产业现代化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宣威火腿的古今与未来。同时,同学们有幸品尝生食火腿和刚出炉的新鲜火腿月饼。


图 2 团队品尝生食火腿

团队在尹武先生的带领下参观宣特松木火腿储藏发酵室,了解到宣特将生产与销售分离,采用授权会员制模式,降低销售成本的同时,大大增加产品销量。在阳光食品宣威火腿饼非遗工坊团队有幸品尝仅九克重的火腿月饼,以及全程无水手工制作的饼皮,并参观阳光食品的新生产厂区,其绿色生产理念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随后团队前往升达火腿集团公司调研,拜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升阔先生,管先生50余年来一直秉持传统工艺制作火腿,半生技艺不辍。管先生带团队参观了发酵储藏室,介绍了传统火腿发酵工艺。


图 3 参观升达传统火腿发酵室

图 4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管升阔向同学们介绍传统火腿发酵工艺

传统火腿庄园领导向团队进行了系统介绍。西泽乡戈平村依托当地自然景观,建成古树林步道、绣球花海和水果采摘园区,发展乡村旅游。团队考察了传统火腿庄园建设情况,在品尝阳光玫瑰和西瓜的同时与当地干部交流火腿庄园的进一步发展及智慧赋能实施的可能性。东山镇芙蓉村和火石盆村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平均海拔2380米左右,年均气温12℃左右,黑猪养殖周期长达18个月,肉质鲜美,更有利于传统火腿发酵。当地火腿口感细腻,咸味更淡,独具特色。同时作为传统彝族村寨,民族风情浓厚,是民族团结的典范。


图 5 考察戈平村农文旅建设

图 6 在东山镇芙蓉村访谈养猪农户

23日上午,宣威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桂腾荣同志特意组织在升达火腿集团召开座谈会,各部门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座谈会上,桂腾荣副市长对我校李小云教授团队在普立乡进行的乡村振兴系列实践活动予以高度评价,极力支持学校在宣威的相关工作,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教授来宣威指导参与当地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桂副市长“智慧云腿”项目与侯玉峰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希望团队根据调研情况和宣威火腿产业特点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在当地大力支持下,推进“智慧云腿”项目调研,科技赋能,助力火腿产业发展。


图 7 桂腾荣副市长组织座谈会,团队全员参加

2019年以来,宣威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中国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探索“文化+旅游+工业”发展模式;以火腿及生猪为主导产业开始“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围绕实现火腿“产地园区化、产品系列化、品质高端化”目标打造集展览、企业生产加工、产品展示销售、检验检测、游客品鉴体验于一体的高端食品产业园,为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图 8 高端食品产业园全景

通过四天的实地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宣威市火腿产业整体的发展现状,调研火腿产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大作用,身体力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口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