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植病系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开展“红色基因铸党魂,专业精神励前行——圆明园党纪学习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
|
|||||||
5月20日下午14:00-16:00,植病系研究生第六党支部在圆明园廉政文化基地开展“红色基因铸党魂,专业精神砺前行——圆明园廉政党纪学习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挖历史文化宝库,把古代官德和现代干部修养之道有机结合起来,从厚重的历史积淀中萃取文化精髓,以古鉴今,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圆明园廉政文化基地,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含经堂西南一侧。基地以“廉兴腐衰鉴圆明”为主题,分四个部分展示:一号馆“澄心堂”:主要展示清代历史概述、廉政思想文化等内容。二号馆“师善堂”:主要展示海淀三山五园的廉政文化内涵及清代帝王在三山五园的勤政廉政活动等。三号馆“慎德堂”:主要展示皇帝勤政和奢靡的正反两方面对比。四号馆“益思堂”:主要展示清代贪腐案件和涉案官员,突出今人在历史面前的反思等。 进园伊始,党支部书记陈珊珊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在圆明园前身畅春园居住办公的民间小故事讲起,介绍了圆明园修建过程、组成结构、地理面积等,最后于1860年10月18日被英法3500人侵略军掠夺烧毁,大火三日不灭,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了一篇废墟。据粗略统计,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在北京的恭亲王奕訢与英法各国签订了屈辱的《北京条约》。历史是沉重的,但也给我们种下了一颗现代化文明的种子,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我们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让我们更明白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圆明园重建,重建的是我们的信心,重建的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建的是我们的团结和力量。中国的现代化跟西方的现代化区别就在于西方的现代化是以掠夺,是以侵略,是以战争为代价的去实现他们的工业现代化,而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一直走的就是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圆明园重建的过程也能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最后,陈珊珊呼吁大家能够借此机会好好的感受这片热土带给我们的力量,并把这份力量带到自己的日后工作当中,在这片自然优美的环境下去陶冶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真真正正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和现在我们的道路自信和中国自信。 在廉政文化基地,陈珊珊给我们作出关于“2024年4月-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宣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三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就是要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在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上持续用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提到,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要经常重温党章,重温自己的入党誓言,重温革命烈士的家书。2024年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远吹冲锋号,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新时代十年,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猛药去疴、重点治乱,使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陈珊珊对党纪学习分享以下四点想法与大家共勉:一要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和忽视党纪、违反党纪问题危害性的认识;二要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必须把握目标要求;三要必须抓住学习重点,要坚持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抓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四要必须注重融入日常,学用结合,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指示精神,结合当下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把纯洁思想、纯洁组织作为突出问题来抓,切实加强政治教育、党性教育,严明法纪,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以铁的纪律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 最后,陈珊珊带领大家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