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第六届传粉昆虫暨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授粉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06-24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中国昆虫学会第六届传粉昆虫暨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授粉第十九次学术研讨会于6月14 –16日在北京亚奥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授粉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包括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古昆虫专业委员会、蛾类昆虫专业委员会和《昆虫科学》编辑部等多家单位和组织协办,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承办。共计由来自全国66家大学院校、企事业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图1,图2)。其中包括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38人,初级职称22人,以及4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青年学者。与会代表围绕“传粉昆虫多样性保护和授粉应用助力农作物提质增效”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图1. 会议参加单位全国分布情况

图2. 参会人员合影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周欣主任主持。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陈度处长做大会开幕式致辞,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回顾了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国昆虫学研究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局彭文君局长以《蜂业——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为题做大会主题报告。彭文君回顾了我国蜂产业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强调传粉昆虫及授粉应用研究应坚持四个面向,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蜜蜂作为生产资料服务于农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提出多元跨界发展是未来蜂业的主旋律。

图3. 周欣主任主持大会开幕式

组委会共计邀请了6名大会报告,其中国际知名传粉生物学专家Jeff Ollerton(英国北安普敦大学)以题目为《Plant-pollinator interactions underpin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报告,介绍了传粉昆虫研究如何契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沿进展;罗阿蓉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介绍了《中国东部传粉昆虫资源调查与评估》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的一系列进展;黄双全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则生动地讲解了石斛属兰花与采油蜂互惠传粉系统的新发现;翟一凡研究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介绍了蜂授粉在山东省农作物管理中的应用,并讲解了山东绿色农业发展中与传粉昆虫相关的研究;郑浩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以《利用多组学技术挖掘传粉蜂肠道菌群功能多样性》为题介绍了其课题组在蜜蜂肠道微生物一系列的科研进展,以及在利用工程菌提高蜜蜂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李继莲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介绍了其课题组发现超有机体熊蜂工蜂保留了类似蜂王的生殖功能的创新发现。

图 4. 国际知名传粉生物学专家Jeff Ollerton做大会报告

除了上述大会报告,本次会议还设置了主题报告和青年报告,报告主要分为:传粉昆虫多样性与保护、关键性状与功能、传粉网络及生态功能、授粉应用4个板块,共计有28位传粉生物学领域的专家做主题报告,以及16位青年才俊做青年报告。另外,本次会议还展出13名参与嘉宾的墙报。与会代表就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次学术会议为期 2天,会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图 5. 青年才俊做青年报告

图 6. 李继莲主任做主题报告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员教授、中国昆虫学会传粉昆虫专业委员会周欣主任与中国养蜂学会蜜源与授粉专业委员会李继莲主任做了大会总结,一致认为此次联合办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圆满地完成了跨学科交流的目的,力求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展现了传粉昆虫与授粉应用题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与会的专家学者们提供一个分享经验、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平台。对于参会的专家学者们,这是一个了解行业动态,探索科研新知,以及广泛建立学术联系的好机会。

图 7. 朱朝东研究员教授进行大会总结

[责任编辑 闫宇函]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