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簪佩流光 灼灼其华” :非遗烧蓝饰品制作活动在植保学院圆满举办
发布日期:2025-03-07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为庆祝2025年焕彩女神月,传承中华文化精粹,赋能女性多元成长,3月7日上午,由校工会主办、植物保护学院分工会承办的“簪佩流光 灼灼其华”非遗烧蓝饰品制作活动在西校区植保楼2060A成功举办。来自16个学院的55名女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体验了这场匠心与智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由植保学院分工会女工委员徐宁副教授主持。

活动伊始,校女教职工委员会副主任、动物医学院董玉兰教授代表校工会向全体女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她表示,此次活动选材巧妙,胸针作为女性不可或缺的饰品,既能点缀日常穿搭,又能彰显个人品味。以烧蓝工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活动主题,不仅让每一位参与者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更赋予她们亲手创作一件独一无二艺术品的宝贵机会,意义非凡。

植保学院分工会主席高峰副教授对校工会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植保学院分工会为此次活动所做的筹备。她强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体验,更是一次学院间交流合作的契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

  

随后,来自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闫薇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烧蓝工艺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和技艺要点。闫老师拥有十年教授非遗手工制作课的经验,她向大家讲解了烧蓝工艺的精细流程,还分享了烧蓝工艺的历史发展和种类。

在闫老师的指导下,老师们纷纷化身“匠人”,亲手体验了点蓝的制作过程。经过的精心制作,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烧蓝饰品在老师们的手中诞生,或典雅大方,或精致灵动,每一件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巧思与匠心。

此次非遗烧蓝饰品制作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提升素养的平台,还为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色彩,展现了农大女性教职工的多才多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未来,植物保护学院分工会将继续积极组织各类文化体验活动,为传承中华文化精粹、助力女性成长贡献力量。

据悉,此次“百廿拾春 雅集工坊”线下体验活动是校工会为庆祝2025年焕彩女神月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匠心手作与职场美学的交融,让传统文化在指尖焕新,让农大女性风采于方寸生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