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红色1+1】植保本科生党支部联合社会服务处党支部赴房山区窦店村开展“红链育才,青耕沃野”
——红色“1+1”校地共建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28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开门教育”,424日,植物保护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联合社会服务处党支部前往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开展“红链育才,青耕沃野——红色‘1+1’校地共建活动”,感悟乡村振兴红色脉搏,拓展党建引领协同育人路径。此次活动由社会服务处党支部宣传委员高晴带队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教授刘小侠、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李谰萍、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白清圆、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书记张欣怡、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蒋佳芮及30余名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青耕沃野践新知,问“疾”梨园思农情

——田间调查知行合一

在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成员、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刘小侠的带领下,党支部成员们走进窦店金梨园,将课堂与课本中专业知识与农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开展病虫害调查实践。支部成员们实地观察梨树生长状况,通过田野调查、标本采集等方式,对梨树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探究。园区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全年种植管理技术,在场同学直观体会到了一线农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与坚守,更深刻认识到了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园区与专家现场建立了产学研联络意向,持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

 

大手小手展蝶翼,赓续基因链红心

——科普育人启智润心

党支部成员走进窦店中心小学,精心讲授昆虫学科普课程,开展别开生面的基础昆虫知识科普及粮食安全教育。植保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预备党员翟润田和积极分子朱弘毅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介绍昆虫分类特征,揭示昆虫行为奥秘。标本盒内珍藏的形态各异的蝴蝶、甲虫等标本,引得同学们目不转睛。知识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热情互动。在场党员还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及植物保护学院基本情况和学科特色,为在场的小学生和少先队员们心中播下了一颗农业报国的种子。

在另一平行课堂,支部党员们以蝴蝶标本制作课程为载体,将独具特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送入小学校园。植保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张启龙同学向学生细致讲解了标本制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党支部成员们手把手、一对一耐心指导,从展翅、固定到风干,每一步都全神贯注。党员与少先队员,大学生与小学生,大手拉小手合作完成了一份份精美的蝴蝶标本。斑斓的蝶翼激发了少年们对昆虫世界的奇妙畅想,点燃了对农业科学的探索热情。

党建引领兴产业,团结共富惠民生

——村史峥嵘探寻振兴密码

党支部成员们走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窦店村党委党建活动室(村史馆),通过一件件珍贵老物件、一幅幅今昔对比照片,探寻着窦店村从“破街烂镇”到“村兴业旺”的嬗变密码,窦店村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雏形”,如今的四大产业集群更是为集体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发展路径,窦店村印证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真谛。

校地融合科技“牛”,人才赋能成果丰

——青春与产业同频共振

支部成员前往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研究生实践基地——窦店恒升畜牧养殖中心参观学习。这里是中国农业大学与窦店产学研融合社会服务的,恒升牧业作为窦店集体经济的代表,2024年,辐射带动农村经济总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和7.1%。这背后离不开的是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肉牛团队师生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专家与硕博士生与企业共同攻关生产难题,引领恒升牧业全力朝着生态化、机械化、科技化、智能信息化的方向提质升级。党员刘浩宇说:“远远看到学长穿着迷彩服在牛舍专注工作,我们确实深受触动,只有在一线做论文、在生产实践中解决科学问题,才能真正做出人民所需的研究。”

 

继社会服务处党支部与窦店村党委共建联学后,此次活动拓展至植物保护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多方共建,是深化红色1+1”再“+1”,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的“高校+乡村”校地协同育人的又一次新的生动实践。农大青年既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也是绿色希望的播种者,红链育才,青耕沃野,行走的党课将红色育人链条延伸至乡村振兴最前沿,激励了农大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的精神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