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闻
新闻动态
【红色1+1】“赓续百廿初心,红色助农新篇”——我院植物病理学系教工党支部联合植物病理学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与龙湾屯镇开展校地共建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3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植保学院 字号:[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机制,4月22日,植物病理学系教工党支部、植物病理学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联合植物保护学院团委共赴龙湾屯镇,与当地团委和龙湾屯镇集体林场临时党支部联合开展“赓续百廿初心,红色助农新篇”校地共建活动。

校地共话兴农策 科技赋能绘蓝图

龙湾屯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马玉民对学院师生的到访表示欢迎,详细介绍了龙湾质造科技兴农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龙湾屯镇集体林场负责人尤建华、团委书记徐文秀、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杨丰羽分别介绍了集体林场的基本情况、林下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红的热烈,绿的精彩”的团建品牌等。植保学院团委书记王轩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工作,与会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方向进行简要介绍。自由交流环节,双方围绕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建设展开探讨,在农作物种植和病虫害预防等方面达成志愿服务合作共识。

随后,尤厂长带领学院师生参观了龙湾质造科技服务中心,详细介绍了龙湾质造的产业定位、运营模式、发展历程、产品特色以及市场拓展等情况。从“游在龙湾”、“吃在龙湾”、“住在农湾”等方面描绘出“春赏樱花秋采硕果,夏纳清凉冬品佳酿”的龙湾屯镇全季全域农旅图景,让现场师生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下现代农业的蓬勃脉动。

非遗火绘传薪火,文化铸魂强根基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化强国战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学院师生一行还前往北京葫芦牛艺术庄园。讲解员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艺术家利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绘技艺在葫芦上绘制画像的过程。沉浸式参观让师生既能近距离领略传统技艺的精妙,感受匠人匠心的坚守,拓宽文化视野,又能在实践体验中激发创造力,增强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

田间课堂育英才,林下共生富民生

为积极践行“知农爱农、科技助农”理念,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师生一行深入龙湾屯镇的番茄种植大棚。龙湾屯镇的番茄大棚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在育苗阶段,通过晒种、土壤消毒、基质填装等科学方法,确保番茄幼苗的健康生长。参观过程中植物保护学院马占鸿、罗来鑫等教授现场科普指导番茄病害防控。

随后,师生一行深入林场蘑菇种植基地,跟随基地技术员学习采摘技巧。在活动中,同学们切身感受到这片“林下宝藏”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金色密码,更是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此次“赓续百廿初心,红色助农新篇”主题活动的举办,以党建和团建为纽带,加强了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与龙湾屯镇的交流合作,是深化红色“1+1”再“+1”,实现“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发展互助”的“高校+乡村”校地协同育人的又一次新的生动实践,有效增强了党员同志们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农业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讲好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故事,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马占鸿教授、罗来鑫教授、卢训莉副教授、佟昕副教授,植物病理学会期刊编辑车明哲,植物保护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轩、组织员张旭东、党建辅导员孙一杰及植物病理学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成员和植物保护学院团学骨干30余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