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研问道】徐宁副教授: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水稻细胞免疫图谱 | |||||||
|
|||||||
为营造学院科研氛围,倡导良好院风学风,推动学术文化建设,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提升协同育人实效,植物保护学院、理学院联合于每周二举办“植研问道——新进展交流午餐会”活动。每期由一个课题组交流科研进展,参会师生进行互动讨论交流。 【第61期】 报告题目:单细胞测序技术揭示水稻细胞免疫图谱 时间:2025年5月20日 中午12:00—14:00 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保楼3060A会议室 主讲人:徐宁 副教授 报名方式:教师、学生报名请填写下方问卷https://www.wjx.cn/vm/mFcw3HW.aspx 主讲人简介: 徐宁,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21年以“优秀人才”入职植物保护学院,2023年获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优秀女青年奖”。主要从事稻瘟菌与寄主水稻的互作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迄今共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12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Autophagy,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Talanta,MPMI等;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一本《植物先天免疫实验指导与实例分析》(2024)。 研究介绍: 单细胞组学和时空组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它们在细胞异质性解析、动态过程研究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分析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为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度。水稻稻瘟病是世界上发生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水稻在面临稻瘟菌侵染时会激活动态免疫,因此挖掘水稻特异免疫基因对于抗稻瘟病菌侵染至关重要。课题组对稻瘟菌接种后三个时间点的样品进行了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同时对接种的叶片也进行了时空组测序,结果显示维管细胞中的原形成层细胞,在稻瘟菌侵染后高度诱导二萜类植保素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了植保素在维管组织中积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NLR)免疫基因的表达在接种24小时后,叶尖部较叶基部具有更强的积累,表明免疫基因的表达具有极性的特征。该项研究揭示了水稻在稻瘟病菌侵染时免疫基因存在细胞特异性和多维(局部和纵向)的表达模式,为挖掘新的免疫基因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Advanced Science,2025)。
植物保护学院、理学院 2025年5月14日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