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育讲堂】六一专场——科普达人 吕佳乐:我们的昆虫邻居 | |||||||
|
|||||||
“科学蕴藏美景之中,美景与科学的转换,亦是现象与规律的体现”,为激发学生对多彩自然世界的热爱和探索,培养对自然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推动专业知识与美育更好结合,建设具有专业文化特色的美育讲堂模式,提升科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植物保护学院特举办“自然美育讲堂”,不定期邀请自然科学家、科考队员、博物达人等专家与同学们分享自然探索经历,一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敬请关注。 吕佳乐博士 【自然美育讲堂第十七期】我们的昆虫邻居 主讲嘉宾:科普达人 吕佳乐 活动时间:2025年6月1日(周日)下午15:00-17:00 活动地点: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植保楼一层报告厅 (本次讲座无需报名,可直接前往)
【嘉宾介绍】 吕佳乐,女,上海松江人,1981年10月出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农业大数据学报》学术编辑、原国家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副主任。近年来,重点关注以生物多样性、昆虫生态学为主题的科普工作;曾获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大科普人物、农业农村部科普讲解比赛第一名、第十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优秀奖。曾受邀在首都科学讲堂作《农田守护者》科普分享。
【活动导读】 你可曾注意过,小区草丛里搬运食物的蚂蚁“邻居”?或是窗台花朵上,用虹吸式口器吸花蜜的蝴蝶“访客”?这些藏在城市角落的微小生命,构成了我们最鲜活的自然课堂。 吕佳乐博士是一个自然爱好者,也可以说是“多样性”爱好者。十多年的昆虫生态学相关科研工作让她深信多样性是大自然的“大数据”,而生态学是大自然的社会学和经济学。在她的眼中,世界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多样性游乐场”,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或许多少可以抵抗内卷、缓解焦虑,获得属于自己love&peace。而科普就是相对于吕佳乐博士的生态位,吕佳乐博士曾说“我不再执着于大家是否学到了什么,而是开始关心他们想要了解什么。从大众的兴趣点入手,引导他们接近昆虫,让大家对虫子脱敏,不再谈虫色变。” 先是脱敏,再使公众对虫子感兴趣,进而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在遇到虫子时可以拍照记录,是什么样的科普经历让吕博士改变了她对科普的看法?6月1日让我们随吕佳乐博士的视角一起了解她与昆虫以及科普的故事,一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场与昆虫邻居的奇妙对话,等你来开启~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中国农业大学昆虫爱好者协会 教育部昆虫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植物保护学报》“人呆手户”科普平台 2025年5月24日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